供需雙重擠壓 全球大豆價格創半年新高
周三,芝加哥大豆期貨上漲1.85%,至每蒲式耳15.165美元,為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。 總部位于巴黎的咨詢公司Agritel在一份報告中表示: “阿根廷最近的降雨似乎使部分產區幸免于干旱,但人們擔心干旱壓力可能會影響產量?!?br /> 不過,分析師指出,從目前來看,2022/2023年度南美大豆供應增加預期仍然較強。巴西大豆已經種植結束,總體情況良好,有機會實現1.5億噸以上的產量預期;阿根廷受干旱影響播種緩慢,初期作物生長情況不佳,但明年2—4月隨著降雨回歸單產還有機會彌補,總產量仍能實現4000萬噸以上;疊加巴拉圭大豆恢復性增產,南美大豆豐產預期仍能兌現。 展望2022/2023年度,上述分析師認為,隨著全球大豆供應增加,美豆價格重心將不斷下移。但全球大豆庫存重建還有不確定性以及季節性矛盾差異,行情必然會不斷振蕩。 受需求樂觀情緒推動,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也躍升至近兩個月來最高水平。 與此同時,芝加哥硬紅冬小麥期貨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上漲,是自5月中旬以來的最長漲勢,市場擔心美國極端寒流使最近種植的小麥面臨凍死的風險。 基準芝加哥小麥期貨則在周三上漲了1.3%,至每蒲式耳7.85美元,達到11月23日以來的最高水平。 衛星成像公司Maxar Technologies的高級氣象學家Donald Keeney表示,雖然美國寒流正在緩解,預計未來15天的氣溫將高于正常水平,但最近的嚴寒對中部平原和中西部以西的小麥造成了“重大損害”。 ![]() |